竹篱笆,小土路,茅草房……在张家产镇口子李村的山路上走上几里,就来到了西洋参最先扎根于文登的一块土地上,这里有四间老房被打造成参源馆,王文水和岳父王继振当年就是在这里研究西洋参的种植。从八粒种子开始,西洋参走入乡亲们田间,成为农家人致富的法宝,发展成百亿的大产业。
参源馆里存放着王继振当年使用过的天平、烧杯、手稿等历史材料,后院的屋子里则放满了王文水留下的和收藏的各类农用器械,建国后第一代农用喷雾器,王继振老先生的工作照、研究手稿……院内土地平整后模拟大田种植方式种植西洋参供参观展览;院外,还原雨水灌溉场景,走到后山,就能看到接近于野生状态下生长的西洋参……这里是王文水的又一个得意之作,“我想让每个来到这的游客都能知道西洋参在这里扎根的历史,都能感受到当年那种不怕苦、不怕累的精神。”
参源馆外有一条长二十多米的围墙,墙上已经长满了青苔。这条围墙由当年王继振、王文水在此开荒时筛出的大块石头所搭建,望着这片曾经日日夜夜呕心沥血“伺候”的土地,王文水感慨万千:“就是多付出点,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”。(姚灿)